“画画是我没办法割裂的东西,是我生命的一种依赖。”通过画家邹莉的作品,确实能如此感受她与绘画的关系。武则天、班婕妤,杨门女将、西关姐妹……一个个鲜活的古今女子,跃然于画纸上,形象鲜明。这是“灼灼其华——邹莉女性绘画60年特展”近日在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展出时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。本次展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、广东省中国画学会、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联合主办,也是该馆为庆祝“国际妇女节”而主办的女性系列艺术展览之一。
活动现场
本次展览中,邹莉为观众奉上包括“中国后妃”“忆流年”“诗情画意”等系列的女性题材作品,既有工笔画也有小写意,系统展示了她从艺六十年的创作成果,展现了当代女性艺术家的魅力和风采。展览精彩纷呈,别有韵味。
展览现场
填补了历史上缺失后宫妃嫔形象系统展现的空白
多年来,邹莉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,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和创作主体,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道路。1997年,她创作完成的《中国后妃百图》在认真了解和研究中国历代后妃所处朝代的政经、哲学、文化等基础上,以中国历代皇朝著名后宫妃嫔为主角,将艺术创作和历史故事融为一体,创作出历代后妃100个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,填补了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缺失的后宫妃嫔形象系统展现的空白,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绘画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。
历时21年、于2019年完成创作的《凝望无字碑:武则天》采用壁画的形式,以中国工笔画为表现手法,并用“书法相连接成为长卷”的艺术载体,以历史发展为故事蓝本安排布局,描绘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,平铺直叙中高潮迭起,将一个“积极向上,百折不挠、睿智聪明,努力追求希望和光明”的女性生命魅力全面展现出来。邹莉说,“画画是我没办法割裂的东西,是我生命的一种依赖。”
本次展览的策展人、中国美术馆研究员、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馆研究所所长梁江在现场表示,“她是佛山的骄傲。她的专注、执着程度很少见。她的视野开阔,技法灵动,对艺术至为投入,对创作至为认真,所作每一作品都寻求变化强调新意。”
梁江发言
梁江还介绍,邹莉创作的《百妃图》《武则天》等系列作品,画的是她自己对中华历史,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,以及对艺术创造的感悟。在全国高手如林的画界中能凸显出个性风格和创新性,尤见邹莉作为一个佛山女画家的难能可贵,在全国工笔画领域开创了先河。
广东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评价称,她的作品让人感动与敬佩,对女性题材有自己独特的认识,作品有过人之处,她不仅仅表达女性的美,更从深层次的角度挖掘。
《格格们》
66cmx66cm 2009年
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特性与代表性
本次展览中,还集中展示了邹莉近年来创作的“忆流年”“诗情画意”等系列作品,题材也从古代仕女扩展到当代生活,手法上对她自己擅长的工笔进行创新和突破,不拘一格汲取其他技法的有益元素,从工笔成功跨越到小写意。其中,“忆流年”系列以岭南地区的一些旧房子、古建筑为背景,融入近百年来生活在岭南水乡中形形色色的女性,如民国时期的时髦女子、大宅中的侍妾、当代外来打工的母亲和孩子等。这一系列作品集中展现了邹莉独特的创作手法,她在继承传统手法的同时,大胆运用了现在绘画的观念,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精神。尤其是她明显逐渐转型到小写意的“诗情画意”系列,吸取了唐诗、宋词、赋、元曲中的一些诗句和片段来进行创作,增加作品文化内蕴的同时,富含诗情画意,让观众在看到袭她一路创作风格之余,更多一种清风拂面的清新感。
《自荐图》
80cmx1167cm
广东作协主席团成员、佛山作协主席张况认为,邹莉是中国画女性题材里,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,作品中流露出的贵族气息和乡土气质相得益彰。她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特性与代表性,在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影响力。
《新游春图》
78cmx173cm 1995年
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
在本次展览的前言中,梁江如此写道:从技法角度看,邹莉笔下的作品多以地道的绢,地道的中国画材料,以精谨勾勒和层层晕染的传统技法流程制作,尽可能体现发挥传统工笔画法的长处。这恰好与古典内容的历史韵味相得益彰。但是,几十年来邹莉一直葆有不断变化求新的活性,作品有传统工力还能汲纳当代绘画中用色、用线、黑白布局、线条分割等有益元素。这样,既传统又现代,便成为她艺术风格的另一个明显特色。同时,梁江也指出,目前学界对邹莉的学术地位尚未有合理的评价,还没有把她真正的艺术价值挖掘出来,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探讨。
个人简介
邹莉
是当代著名女画家,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文史馆馆员、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名誉理事、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;原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,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。
文/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通讯员 李彩兰
|